您的位置: 馬鞍山新聞網 > 要聞 > 正文

【沿著足跡看變化】“1+N”,安徽六安黃墩村打出鄉村振興“組合拳”

2022-04-24 18:25:13 來源:央廣網

央廣網六安4月23日消息(記者趙家慧)橫塘崗鄉黃墩村位于安徽六安市金安區,這里是巢湖主干流豐樂河的源頭地區。它原是江淮分水嶺上一個毫不起眼的老齡化村莊,80%以上的年輕人外出務工,地分人分、地散心散,是個趨于解體的”空心村“。

豐收后村民們的笑臉。(央廣網發 金安區委宣傳部供圖)

“三變”改革 “蝶變”開始

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黃墩村實行分田到戶和家庭經營的“大包干”制度,但實際上卻造成了以農戶“分散”經營為主、幾乎沒有村集體“統合”經營的局面。有“分”無“統”,在黃墩村的具體表現就是土地、山場、勞動力、資金等生產要素分散在一家一戶,加上年輕人大量外出,勞動力不足,全村有20%左右的土地處于拋荒狀態。

繼續分散經營鄉村沒有出路,也沒有未來。農業發展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,變革迫在眉睫。

回溯黃墩村4年“三變”改革歷程,橫塘崗鄉副書記張琨說得實在,“變革的初衷,就是對碎片化的閑置土體規?;?、集約化經營,讓土地產出更多效益,把真正的村集體‘找回來’?!?/p>

2017年底開始,黃墩村搶抓農村“三變”改革的有力機遇,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,以“三變”改革為“總抓手”,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。

如今,黃墩村已入列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、市級文明村、國家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、省級和市級示范合作社等。近日,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擇優遴選了50個“三變”改革典型示范村向全省進行推介時,黃墩村榜上有名。

經過4年的改革實踐,黃墩村通過“三會、三看、三試”,明確“集體領辦、股份合作、村企共贏”的集體經濟發展路徑,實現了“破繭成蝶”式的跨越發展?!包h支部+村級集體經濟組織+三變改革+經濟主體+農戶”的新型鄉村生產模式使得農戶富了,村集體經濟壯大了。大閘蟹養殖、稻蝦米種植、油茶產業等產業發展如火如荼,村集體經濟收入破百萬。

村容整潔美觀的黃墩村。(央廣網發 金安區委宣傳部供圖)

“1+N”組合拳 直擊發展關鍵點

柳抱絲集體經濟合作社是黃墩村為鄉村振興陸續打出的“1+N”組合拳中,最初的“1”。

2017年底,黃墩村黨支部通過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成立了股份合作社,推動2700畝土地集中流轉入社,約占全村土地總數的90%。

之后的4年多時間里,黃墩村黨支部依托合作社為平臺,以集體經營性資產、土地資源、上級扶持資金等入股的形式,以“1+N”模式,相繼孵化出六安市豐樂源油茶開發有限公司、六安市龍潭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、六安市黃糧畈生態種植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?!癗”從最初的“3”逐漸發展至如今的“8”,為鞏固脫貧成果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提供了一個很有借鑒意義和可復制的范本。

六安市黃糧畈生態種植有限公司是最早的一批“N”之一。

2018年春,本村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張兆明等四人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合作,成立了六安市黃糧畈生態種植有限公司,流轉了2700畝土地,主要經營糧食、蔬菜、水果種植、加工及銷售。

公司發展和黃墩村的改革一樣,是在一步步嘗試和調整中進行的。由于傳統水稻種植效益低,2020年,公司邁出的第一步便對水稻種植結構和種養模式進行了調整,推廣稻鴨共生水稻1000畝。第二步,則是建成稻米加工房和精米加工廠,初步形成稻米生產的產業鏈。為加快品牌建設,打響黃糧畈生態有機米品牌,公司又著手進行稻米的綠色認證。今年2月,六安市黃糧畈生態種植有限公司生產的黃糧畈珍珠香米、長粒香米和稻鴨共生香米等多個產品,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認證。

之后,基于農機合作社,公司開始自行育秧,并在稻田里套種了300畝的梅干菜,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也降低了種植成本。張琨告訴記者,2021年,公司年產值達461萬元,其中梅干菜種植就貢獻了60萬元。

“‘三變’改革激發了黃墩村的發展活力,引來了多個企業和農業項目。農產品有了,為了解決銷售問題,擁抱電子商務是必然的?!秉S墩村第一書記張務清說。于是,黃墩村成了橫塘崗鄉最早擁抱電子商務促進產業發展的村子?,F在,通過電商,無論是大閘蟹、中草源藥材基地的手工中草藥香囊,還是村里貧困戶家散養的土雞蛋、土雞等農特產品,都可以在網上進行購買。

水產養殖也是黃墩村大力發展的產業。(央廣網發 金安區委宣傳部供圖)

內外兼修 變革不止步

“通過幾年的努力和發展成果,黃墩村積累了小小的名氣。我們想承接農業培訓,把發展經驗告訴更多村子,也讓更多人知道、來到我們黃墩村?!睆堢嬖V記者,下一步,黃墩村將緊扣鄉村振興20字方針,在延伸拓展農業產業鏈,打造農業自主品牌、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等方面下功夫。聚焦特色產業,持續優化產業結構,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,挖掘附加值,夯實“一村多品”產業基礎?!敖衲?,我們已爭取了項目資金400萬元,吸納社會投資300萬元,聚力打造跑山羊特種養殖基地,逐步形成油茶、大閘蟹、橫塘跑山羊三大區域特色主導產業?!?/p>

一方面修好“內功”,以訂單農業為主導,探索“村村聯合”,加快農產品“三品”認證步伐,打響特色品牌。同時,完善基礎設施,修好交通主干道,為未來的農旅融合計劃做好硬件準備。另一方面提升”外功“,穩步拓展合肥、上海等長三角市場,聚焦“網紅”經濟,強化線上線下宣傳營銷,真正促進農產品“產得出、叫得響、賣得俏”。

[編輯: 吳曲波 ]
分享到:
相關新聞
回到首頁
老太bbwwbbww高潮